冰箱使用的4个“误区”,细菌超标,增加食品安全隐患
TIME:2021-04-06 16:46:21 浏览次数:756
眼看天气渐渐变热了,尤其是南方沿海一带已经能够感觉到明显变热,隐隐有些夏天的味道。中部地区也是春暖花开,又有人开始吃冷饮,冰冻瓜果了。
天气一热,冰箱的使用频率增高,忽略冰箱的隐患,也会增加食品风险,危害健康。据全球卫生理事协会调研的《家庭卫生报告》中指出:中国46%的家庭冰箱内部细菌超标,包括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和李氏杆菌等,定时清洁非常重要。
冰箱使用的4个“误区”,让冰箱内细菌超标
误区一、新鲜的农副产品直接放冰箱,包括一些新鲜的蔬菜,新鲜的瓜果,以及坚果等等。
要知道,无论是自家地里采摘回来的农副产品,还是在市场购买的农副产品,都不可避免地会被一些细菌,微生物污染。放入冰箱之后,低温下活性虽然会降低,但是并不会被杀灭,就很有可能污染其他食物,尤其是一些直接进食的食物,就会增加食品安全隐患。
建议,新鲜的瓜果或蔬菜,以及坚果等食物,可以先用保鲜袋包装密封之后再放入冰箱。像西红柿,茄子,地瓜等可能沾到泥土的果蔬,可以先清洗干净,然而再用保鲜袋包装放入冰箱为宜,以免感染其他食材,或被其他不卫生的食材所感染。
误区二、剩饭、剩菜或熟食,直接放入冰箱
这些食物一般都是比较干净卫生,下次取出的时候也很有可能直接吃,所以要预防3:
其一是要防止串味,几种食物的味道融合在一起,让食物变味;
其次是冰箱内也会有异味,是很难根除的,所以熟食也容易变味。
再就是要防止被其他一些生鲜的食材污染。
建议,剩下的蔬菜建议不要放冰箱保存了,控制好分量,尽量不要剩,剩下不多,就要留作吃了。而对于其他一些食材,不忍心倒掉,可以用保鲜袋或保鲜膜密封再放冰箱保存。
误区三、肉类重复解冻
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,一些肉类放入冰箱之后,反复地解冻之后在速冻,直到吃完。我见过很多人预备了1个月的肉类食物,就这样反复食用。
要知道,肉类食物在解冻之后,肉质非常疏松,容易导致病菌的滋生,并渗透的肉质的内部,所以解冻的食物要尽快进食。
建议,冰箱内的肉类食物不要预备太多,一般冷藏室内可以放入1——2天内的肉制品,超过2天建议放入冷冻室。如果肉比较多,建议分割成多个小块,每次解冻1块,并全部用完。
误区四、拆封的食物不封口
包括一些酱菜、麻辣菜、罐头、调味料等。
开封之后在放入冰箱要注意继续密封,以免让整个冰箱都出现异味。也可以避免食材本身受到感染。
对于牛奶、豆浆、酸奶等,开封之后,建议当天吃完。放入冰箱保存也要注意密封处理。
就是要注意冰箱的定期清理,避免出现内部积水,或出现污垢、异味等现象。冷藏室一般每周都要清理1——2次。冷冻室一般每个月需求清理1——2次,防止冰块积留过多等现象。